2014年度十大生物醫藥行業熱點預測
面對即將到來的2014年,你有什么樣的期許?生物醫藥行業將有那些大變革發生?生物谷為您傾情預測2014年度十大生物醫藥行業熱點,或能幫您理清思路,找準方向。
1、大數據---猶抱琵琶半遮面
2014年大家見面可能會問一句:你大數據了嗎?大數據在醫藥領域開始受到重視,涉及到醫療信息化,大數據傳輸等。如果明年形勢夠好的話,也許大型數據庫可以做得足夠好來替代臨床試驗。
并且數據化為基礎的精準營銷初現雛形,健康領域“O2O”模式將以專業合規藥品配送與藥學服務體系相結合,為消費者提供“連鎖藥店上門快遞”的用戶體驗。
2、可穿戴設備---一股湯不起的渾水
根據iiMediaResearch數據,2012年中國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規模為4.2億元,預計到2015年這一市場將達到12億元,2017年將達到47.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60%。在Macworld博覽會上,各類可穿戴設備令人眼花繚亂,最讓業界人士和投資人士看好的則是與健康相關的產品。
穿戴設備,預計2014年將紛涌而起,上半年為蟻族,下半年巨頭會全面介入。但2014年穿戴設備仍然以健康類,生活類為主。專業化的設備在2014年下半年,可能初見端倪。
3、新藥研發提速---研發行業趨向正規
2013年9月份上市公司公告顯示,華夏、交銀施羅德、國泰、嘉實等基金公司密集調研了科倫藥業、樂普醫藥、翰宇藥業等公司,它們關注的焦點主要在于這些公司創新藥、創新產品的研發上。
新藥研發,在2014年,將有一批潛在的原研藥品開始冒頭。表現為臨床前和臨床早期的新藥的大額交易出現,新藥研發速度全面提速,重視研發的藥企開始脫穎而出。
4、將現并購潮---大魚吃小魚,鯨吃大魚的好戲正在上演
新版GMP實施后,大量未通過認證企業面臨關閉和被并購,因此,明年醫藥并購潮顯現。
在2013中國(中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廣發證券投資銀行部朱保力分享了“并購重組案例”。近五年來醫藥產業的資本運作相對放緩,可以預見,未來隨著產業整合的需要,醫藥登陸資本市場的意愿加強,數量有所增加,并購重組將成為資本市場持續的熱點。
中國藥企也將會面向國際收購,是跨出國門的第一步。在醫療器械領域,僅2013年上半年即發生了3起大額并購,并購金額也屢創新高,大手筆的資金規模非常少見,無獨有偶,這三起并購均是由國內醫療器械相關企業發起的海外并購,這也是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在向國內外市場傳遞著:本土企業正在加快海外并購,力圖國際化、多元化的強烈的信號。
5、體外診斷火爆---名至實歸,行業成形
新醫改和《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的出臺給整個國內的體外診斷產業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好環境。在種種利好的刺激下,體外診斷試劑產業迎來了醫療發展史上"千載難逢"的好機遇。實際上,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大約22%,但體外診斷試劑份額卻只占全球的2%。2014年,診斷類企業成為行業討論的熱點,尤其是分子診斷業。
6、收購醫院---登大雅之堂
民營醫院和醫院收購,貫穿全年,成為投資與醫藥結合的焦點。
藥企對非營利性醫院實現投資收益的方式主要是控制藥品購銷渠道以及開辟高端醫療服務。醫院在藥品采購中有較大的價格談判能力,各類藥品通過招標進入采購序列名單后,還須打通醫院環節才能將藥賣到患者手中。藥企收購醫院后,可將以往私底下的回扣轉變為明折明扣,既實現了藥費降低,又可保障醫院收益。藥企進入醫療市場,可以減少藥品進入醫院的阻礙,縮短藥品回款時間,并可直接獲取新藥臨床數據。
據《2013-2017年中國化學藥品制劑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不完全統計,A股市場已至少有17家上市公司涉足醫院投資。
7、醫改---年年破冰年年冰難破
年中爆發的葛蘭素史克(GSK)在中國涉嫌經濟賄賂風波引起了整個醫藥行業的動蕩,事件持續發酵,并先后卷入了禮來、阿斯利康、賽諾菲等多家跨國藥企。同時,正在進行的基藥招標、對藥品定價與支付方式的持續討論……醫改逐漸步入“深水區”。
醫生多點執業,仍然難產。預計,2014年醫改難以明顯成效,以藥養醫現狀暫時難以改變。
8、降藥價---降價易,提質難
國家正在推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意在保護優質仿制藥,仿制藥與原研藥一致性無差別后,則沒有充分的依據證明單獨定價。2014年原研藥與基藥博弈更趨白熱化,圍繞原研藥的降價,會有更深的暗戰。
9、醫療服務崛起---醫藥新模式,百花齊放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收入提高、城鎮化等因素的推進,人們醫療消費需求不斷提升,國家在醫藥領域的投資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國務院14日公布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在業內人士和機構投資者看來,國內的醫療衛生行業有望迎來巨大的變革和全新的投資機會。
醫療服務開始被行業重視,包括第三方檢驗,體檢,面向醫生和患者的專業服務,遠程醫療服務,個人診所開業咨詢,都會開始有所動靜
10、生物制藥---喜憂參半
憂的是傳統的疫苗企業可能受挫,外資企業受到重視;喜的是多肽和蛋白類藥物,中國企業話語權加大;單抗類藥物還需要蟄伏。
![]() |
![]() |
![]() |
官網:www.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2013年諾維信“酶好明天”三校聯合創新大賽閉幕
- 三家上市藥企重磅產品獲批件
- 2013年生物醫藥研究領域五大趨勢
- 科學家闡明高膽固醇何以增加乳腺癌風險
- 2013世界科技發展 生物醫學研究收獲豐
- 免費疫苗的驚人利益鏈
- 建設國內最大水平最高海洋生物研發轉化基地
- 上海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部署信息消費和生物醫藥發展
- Intrexon投資2600萬美元用于干細胞研究
- 乙肝疫苗疑致死事件 誰之過?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
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