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到底是什么?如何有效治療2型糖尿病呢?
有研究數據顯示,全世界患糖尿病的成年人比例從1980年的4.7%已經上升到了如今的8.5%了,如今由超過4.22億人都遭受著糖尿病的折磨,因此目前研究人員急需理解糖尿病的發病機理并開發新型糖尿病療法;近日,一項來自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或許闡明了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未來能夠改善我們對糖尿病的治療呢?

【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
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監測其機體的血糖水平,這非常重要,因為其能幫助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出現的風險,比如心臟病和失明等,但即使控制了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通常也會在后期出現一些并發癥,包括神經損傷和腎臟損傷等,這就表明,有效治療糖尿病的療法并不僅僅是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通常和肥胖相關,當胰腺無法釋放足夠的胰島素或機體細胞對胰島素沒有反應時都會誘發糖尿病發生,胰島素能夠幫助機體利用葡萄糖來作為當前的能量需求,或者儲存能量來滿足未來的能量需求,這就意味著,葡萄糖能夠在血液中停留而無法作為能量,目前研究人員對于引發這些缺陷的原因還存在一定爭議。
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 Metabolism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丙酮醛(methylglyoxal,MG)的分子或會誘發許多和2型糖尿病相關的缺陷,MG分子是一種活性代謝物,其能夠促進細胞中能量分子的形成,而這些能量分子能夠很容易地改變細胞中的蛋白質、脂肪和DNA,從而就能抑制這些分子發揮作用,從而導致細胞無法正常發揮功能,這些細胞事件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比如動脈粥樣硬化,其會誘發中風和心臟病發作。
MG能夠通過代謝途徑形成,而這些途徑在糖尿病和肥胖癥中處于過度激活狀態,此前研究人員認為,MG分子的產生是糖尿病和肥胖癥的結果,然而,最新研究顯示,MG分子或會誘發上述疾病的發生。
利用基因工程學技術,研究人員關閉了能夠破碎果蠅機體中MG分子的特殊酶類,隨后MG就會在機體中積累,果蠅就會出現胰島素耐受性,隨后就會變得肥胖,隨著時間延續,果蠅機體中的葡萄糖水平就會被干擾,這項最新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解釋為何糖尿病患者血糖在合適的控制水平下,但患者仍然會出現并發癥,因此,將控制血糖水平的措施同降低MG產生的方法結合后,研究人員或許有望減緩甚至抑制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密切監測機體血糖水平】
對于糖尿病療法意味著什么?
由于糖尿病療法通常能夠有效降低患者機體的血糖水平,然而隨著時間延續,這些療法的有效性或許就會降低,因此目前研究人員迫切需要開發出新型藥物,并以不同的方式有效控制糖尿病及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當前很多策略都是通過靶向作用和胰島素分泌相關的細胞和組織,或者抑制葡萄糖從肝臟中釋放方式,來阻斷2型糖尿病的發生,而這些策略也都能夠幫助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機體的血糖水平。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除了控制患者機體的血糖水平外,我們還應該考慮利用額外的療法來抑制諸如MG等活性代謝分子的形成,從而達到糖尿病治療的最好效果,那么實現這個目標最好的方法又是什么呢?活性代謝物能夠導致細胞的廣泛損傷,但這似乎是一個好消息,目前有很多分子能夠阻斷這些活性代謝產物的形成。

【出現胰島素耐受性的果蠅】
此前研究人員發現,諸如維生素C和E等抗氧化物或許都能作為可能的糖尿病療法,然而,利用這些物質進行的研究常常會得出不一致的結果,一種可能性的解釋就是其中或許存在多種活性代謝物質,并不是所有的都對抗氧化劑敏感。如今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型策略,就是利用名為肌肽的天然營養補充劑,這種分子能夠有效抑制來自葡萄糖和脂肪酸的多種活性代謝物的產生。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進行相關的臨床試驗,但前期的研究結果非常可觀,研究者表示,肌肽不光能夠降低血糖水平,還能夠抑制糖尿病多種并發癥的出現,更好的是,這是一種膳食補充劑而并非藥物,因此并不需要處方就能夠給患者帶來一定益處。
參考資料:
【1】Diabetes
【2】Elevated Levels of the Reactive Metabolite Methylglyoxal Recapitulate Progre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Cell Metabolism doi:10.1016/j.cmet.2018.02.003
【3】Atherosclerosis (arteriosclerosis)
【4】Carnosine scavenging of glucolipotoxic free radicals enhances insulin secretion and glucose uptake, Sci Rep doi:10.1038/s41598-017-13649-w
【5】Effects of carnosine supplementation on glucose metabolism: Pilot clinical trial
Obesity doi:10.1002/oby.21434
Obesity doi:10.1002/oby.21434
【6】l-Carnosine supplementation attenuated fasting glucose, triglycerides,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Nutrition Research doi:10.1016/j.nutres.2017.11.003
【7】A Dietary Supplement Containing Cinnamon, Chromium and Carnosine Decreases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Increases Lean Mass in Overweight or Obese Pre-Diabetic Subjects: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PLoS One doi:10.1371/journal.pone.0138646
【8】Carnosine Attenuates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Type 2 Diabetes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BTBR ob/ob Mice, Sci Rep doi:10.1038/srep44492
【9】Protection from diabetes-induced atherosclerosis and renal disease by d-carnosine-octylester: effects of early vs late inhibi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in Apoe-null mice
Diabetologia doi:10.1007%2Fs00125-014-3467-6
Diabetologia doi:10.1007%2Fs00125-014-3467-6
【10】Use of a urea, arginine and carnosine cream versus a standard emollient glycerol cream for treatment of severe xerosis of the fee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8 month, assessor-blinded, controlled trial, 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 doi:10.1185/03007995.2015.1037731
【11】Have we got the causes of type 2 diabetes wrong?
![]() |
![]() |
![]() |
官網:www.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此文關鍵字:糖尿病
相關資訊
- Cell:體內唾液酸化作用可將有害抗體變為有益抗炎抗體
- 髓過氧化物酶
- Science子刊:開發一種用于阿爾茨海默早期診斷癥的血液測試
- 【產品推薦】蛋白酶K / Proteinase K(CAS:39450-01-6)(from Tritirachium album limber)
- Nature展望:癌癥早期診斷的現狀和未來
- Cell子刊研究揭示:孕期多運動,補好維生素D,寶寶才會更健康!
- seebio品牌自主產品2015年文獻引用
- 酰肼染料 Dye hydrazides - Lumiprobe活性染料(7)
- 2018年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分析:分子診斷是醫學診斷的發展趨勢
- Nature:細胞圖譜揭示免疫系統抗擊癌癥新細節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
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