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揭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入侵細胞的精細動態過程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SFTSV)是近年來在我國發現的蜱傳、高致病性的新型布尼亞病毒,其病死率高達30%。目前,關于SFTSV的感染和致病機制尚不清楚,也缺乏有效的疫苗和藥物對相關疾病進行防控和治療。
入侵是病毒感染的第一關鍵步驟,也是很多抗病毒藥物設計的靶點。目前對于布尼亞病毒的入侵缺乏深入研究。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聯合研究團隊通過基于量子點標記的單粒子示蹤技術及多色成像的方法,首次系統地揭示了SFTSV入侵宿主細胞及在胞質中釋放的動態過程。研究發現,SFTSV感染可招募胞質中的網格蛋白至細胞質膜上進行組裝,形成網格蛋白包被的內陷(clathrin-coated pits, CCPs),隨后在動力蛋白(dynamin)的作用下,CCP包裹著病毒粒子從質膜上脫離進入胞質形成完整的網格蛋白包被的小泡(clathrin-coated vesicles, CCVs)。病毒隨內吞小泡進入胞質后,CCV表面包被的網格蛋白逐步解離,將病毒粒子呈遞至早期內體中,隨后進入晚期內體中。病毒在胞質膜附近的細胞骨架運輸依賴于微絲,而在胞質內部則主要依賴微管進行運輸。最后,病毒粒子在晚期內體酸性環境的觸發下(~pH5.6)與內體膜發生膜融合,釋放核酸,完成整個入侵過程。該研究系統地、可視化地揭示了SFTSV入侵的動態過程及其中所涉及的病毒與宿主的互作,為SFTSV感染機理的闡釋及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的防治奠定了基礎。
相關研究成果Single-Particle Tracking Reveals the Sequential Entry Process of the Bunyavirus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已經在Small 雜志上在線發表。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后劉佳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周亦武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副研究員王曼麗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獲得了武漢大學教授龐代文團隊的大力支持。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31621061)和重點項目(215350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2016JCTD117)、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017IOV007)等的資助。
官網:www.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下一篇:體外診斷準備加碼上一篇: 科研人員首次發現大熊貓牙齒實現自修復機制
相關資訊
- Nissui日水氯化鈉胨緩沖液 (PH7.0)
- 大鼠NGAL酶聯免疫試劑盒
- 高血壓的根本性療法問世,或可解決至少25%人群的血壓問題!
- 抗生素濫用問題如何解決?Science 最新研究揭示抗生素輔助抑制劑最新進展
- 生物醫藥大泡沫已吹起!
- 西寶生物2018生物發酵展圓滿結束
- 上海迪斯尼樂園門票大派送
- 單次注射特殊制劑有望終生治療B型血友病患者
- 【化學試劑】N-羥基硫代琥珀酰亞胺鈉鹽——化學試劑優選西寶生物
- 科學家鑒別出飲食壓力狀態下支持血細胞產生的特殊分子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