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針灸不再是“玄學”!中美科學家首次證明針灸的神經解剖學原理
針灸作為中華民族延續下來的寶貴遺產,造福了千千萬萬的病痛患者,中國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采用針灸方法保健強身。在《黃帝內經》中稱掌握針灸保健技術的醫生為“上工”,《靈樞·逆順》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然而對于針灸療效作用機理的相關研究卻少之又少。
近日,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和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發表了一篇題為“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adrenal axis”的文章,文中他們闡明了針灸激活一種特定信號通路的神經解剖學原理確定針灸是通過激活這種特定信號通路,從而引發抗炎反應必須存在的神經元亞群。
中醫里針灸治療疾病的一個核心思想是,通過對身體特定部位(穴位)的刺激,調節其他遠距離部位的生理狀態,這種效應被認為是通過假設的經絡通道運作的。雖然現代解剖學研究尚未支持這種通道的物理存在,但遠距離針灸效應的確可以通過體感自主反射來實現。
曾有研究發現針灸的現代化模式—電針刺,其效果具有區域特異性:在后肢區域電針刺時有效,但在腹部區域電針刺時卻沒有效果。從而推測可能是身體區域間特有感覺神經元的差別導致了這種反應的差異。
在這次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在小鼠身上進行的一系列實驗來驗證了這個假設。首先,他們確定了一個由PROKR2cre受體為標志物的小鼠感覺神經元亞群,并且發現這些神經元在后肢深層筋膜組織(如骨膜)中的數量是腹部筋膜(如腹膜)的3-4倍。這對于驅動迷走神經-腎上腺軸是至關重要的。
接下來,研究者們在缺少感覺神經元的小鼠中發現,電刺激(ES)不能激活后腦迷走神經-腎上腺軸;而通過基于光的刺激直接靶向后肢深層筋膜組織中的這些感覺神經元,則可以驅動迷走神經-腎上腺軸。因此說明了這些感覺神經元的存在對于激活迷走神經-腎上腺軸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可以根據PROKR2Cre神經元的分布模式預測ES強度是否會產生抗炎癥缺陷的身體區域。結果表明,后肢前部肌肉中的神經元數量比后部肌肉中的神經元多,從而導致后肢前部區域對電針刺的反應更強烈。由此可以為針灸穴位選擇性地驅動特異性自主通路提供了神經解剖學基礎。研究者Ma說,“根據這種神經纖維的分布,我們幾乎可以精確地預測哪里的電刺激將是有效的,哪里將是無效的。“
對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研究者Ma指出“雖然這項研究是在小鼠身上完成的,但神經元的基本分布在生物進化史上,包括整個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在內可能是保守的。下一項重要任務將是從小鼠轉為在人類身上進行電針刺的臨床測試,研究例如由SARS-CoV-2冠狀病毒引起的炎癥。除此之外, Ma還表示,團隊對探索其他可由針灸刺激的信號通路治療過度炎癥的疾病感興趣。
總之,這一研究提供了第一個關于穴位選擇性和特異性的神經解剖學解釋。它告訴我們與針灸相關的重要參數:即針灸的具體部位、針灸深度以及針灸強度。
對于針灸這項傳統技術來說,用現代科學技術強有力地證明其在疾病治療方面的效果和獨特優勢是對針灸的肯定,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針灸技術可以大放光彩,應用于更多疾病的治療和診斷當中。
官網:www.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此文關鍵字:針灸
相關資訊
- 重磅研究!與治病和延緩衰老的“神藥”相比,飲食才是靈丹妙藥!
- 泉養堂 五藏養生植物肽頭皮滋養套裝盒-包裝盒作品登記證書 - 滬作登字-2019-F-02198190
- 國產甲流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效果達到90%以上
- 研究闡明人多能干細胞異種嵌合的關鍵障礙機制
- Nat Commun:HIV研究新發現!CD11c+樹突細胞或是機體HIV感染的一線免疫細胞
- 西寶生物 BioAssay - 代理證書
- 新冠時代,如何護佑兒童群體?
- PNAS重大突破:發現抗衰老的關鍵生化機制
- L-Fucose
- 注射新型蛋白在一周之內改善阿爾茲海默癥癥狀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