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賽洛西賓vs艾司西酞普蘭,中重度抑郁治療哪種藥更有效?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生活節奏和工作壓力明顯加大,抑郁癥已經成為了人類常見的“隱形殺手”。抑郁癥患者常表現為情緒消沉,悲觀厭世甚至自殺,或有明顯焦慮和運動性激越,甚至出現幻覺等精神病性癥狀,嚴重擾亂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據世衛組織統計,我國抑郁癥患病率已經達到2.1%,焦慮障礙的患病率為4.98%,是全球抑郁癥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以艾司西酞普蘭為代表的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是臨床治療嚴重抑郁癥的一線治療藥物,但需要服用數周才能起到明顯療效,且會有部分不良反應。賽洛西賓是致幻蘑菇裸蓋菇中的一種具有神經致幻作用的神經毒素,已被研究發現或可通過作用于5-羥色胺2A型(5-HT2A)受體而治療抑郁癥,但其與治療抑郁癥的現行藥物相比是否具有更優及更安全的療效,仍有待于進一步比較。
近日,來自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表了題為Trial of Psilocybin versus Escitalopram for Depression的研究成果,其通過一項中重度抑郁患者參與的雙盲隨機對照實驗發現,雖然賽洛西賓治療效果與艾司西酞普蘭的抗抑郁作用通過抑郁癥癥狀快速自評量表(QIDS-SR16)量化的差異不顯著,但在其他抗抑郁療效檢測結果中賽洛西賓明顯優于艾司西酞普蘭。

為了比較賽洛西賓和現行抑郁癥治療藥物間的療效,研究人員招募了59位中度至重度嚴重抑郁癥患者參與該研究(平均41歲,女性占比34%),將其隨機分為賽洛西賓組(n=30)和艾司西酞普蘭組(n=29)兩組,進行為期6周的對應藥物治療。同時使用包含16個項目的抑郁癥癥狀快速自評量表(QIDS-SR16,得分范圍從0到27,分數越高,表示抑郁越嚴重)、貝克抑郁量表1A(BDI-1A),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17)、蒙哥馬利和阿斯伯格抑郁癥等級量表(MADRS)、特質焦慮量表(STAI)、工作和社會適應量表(WSAS)等多個抑郁相關的測評量表評估參與者從基線到第6周的心理狀況及變化。

對參與者基線時的抑郁程度統計分析,發現賽洛西賓組患者平均患有抑郁癥22年,艾司西酞普蘭組患者的抑郁癥病史平均約15年。其基線時期的QIDS-SR-16分數分別為14.5和16.4。
使用協方差分析(ANCOVA)對兩組參與者從基線到第6周的心理狀況及變化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發現該研究的主要結果,即賽洛西賓組和艾司西酞普蘭組從基線到第6周的QIDS-SR-16評分平均變化分別為-8.0±1.0和-6.0±1.0,兩組之間差異并不顯著。

然而對該實驗的次要結果同樣進行分析后發現,從基線到第6周的BDI-1A,HAM-D-17和MADRS等量表的評分差異均表現為賽洛西賓組顯著優于艾司西酞普蘭組。且賽洛西賓和艾司西酞普蘭兩組的QIDS-SR-16緩解(分數≤5)率分別為57%和28%,賽洛西賓組70%的患者在第六周時出現QIDS-SR-16應答(分數降低> 50%),而艾司西酞普蘭組僅有48%的患者有同樣的表現。此外,兩種藥物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相似。

總而言之,該實驗結果表明兩組雖然在抑郁癥治療上并無明顯差異,但多項次要測評結果均表明服用賽洛西賓的參與者的狀態改善更加明顯。不過,由于實驗參與人數和周期有限,該結果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 |
![]() |
![]() |
官網:www.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Pedia Allergy Immunol: 科學家們預測兒童“芝麻過敏”的風險
- 神經酰胺聚糖酶鞘糖脂的分析
- 美國天然有機產品原料展 (Engredea 2013)
- SiliaBond 金屬凈化劑試劑 有效去除遷移金屬
- Cancer Discovery:KRAS誘導線粒體自噬來促進胰腺癌發展
- GlycoBricks®: Functionalized Glycans 官能團修飾多糖 - Elicityl復雜碳水化合物(3)
- 一個品種500萬,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有多少企業會去做?
- PNAS:研究揭示系統性過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 新型復分解催化劑
- 苯基標記葡聚糖 Phenyl-dextran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
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