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中的這種“壞”細菌,或能在腫瘤免疫中發揮“好”作用
免疫療法在臨床上已經成功應用于治療多種血液學和實體轉移性惡性腫瘤。最廣泛使用的靶向免疫檢查點的藥物,如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體PD-L1,對一部分癌癥患者有效。然而,抗PD-1/PD-L1治療在大多數結直腸癌患者中作用卻不大。因而,找到一種能提高結直腸癌患者抗PD-1/PD-L1治療效果的新方法很有必要。
之前很多研究顯示,結直腸癌(CRC)中的具核梭桿菌是促癌的“壞”細菌,能增強CRC的化療耐藥性并且能夠起到抑制免疫的作用。但是同濟大學附屬上海第十人民醫院秦環龍團隊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發表了一項題為“Fusobacterium nucleatum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PD-L1 blockade in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論文,研究發現,具核梭桿菌在CRC治療中具有增強抗PD-L1免疫治療的效果,并闡釋了相關作用機制。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共分析了41名接受PD-1阻斷治療的結直腸癌(CRC)患者,結果發現,相比之下具核梭桿菌(Fn)水平較高的患者具有更長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其治療效果更好。這些結果表明,具核梭桿菌可能在結直腸癌患者的抗PD-1/PD-L1免疫治療中發揮作用。
為了確定具核梭桿菌在結直腸癌(CRC)患者的抗PD-1/PD-L1免疫治療中發揮的作用,研究人員構建了CRC小鼠模型,用以評估具核梭桿菌是否影響CRC小鼠模型對PD-L1阻斷的反應。研究人員將野生型CT26小鼠結腸癌細胞(CT26.WT)皮下植入BALB/c小鼠,然后分別向瘤內注射具核梭桿菌、大腸桿菌或磷酸鹽緩沖液,并向小鼠腹腔內注射抗PD-L1單克隆抗體,同時設置同型對照單克隆抗體。試驗結果表明,PD-L1阻斷聯合具核梭桿菌治療顯著降低了腫瘤體積和質量。因此,具核梭桿菌可增強CRC小鼠模型的抗PD-L1治療功效。

那具體來說,具核梭桿菌是如何增強PD-1阻斷治療的抗腫瘤效果的呢?首先,眾所周知,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的活性和含量是影響免疫檢查點治療效果的主要因素,這類效應細胞會促進抗腫瘤免疫反應,因此研究人員檢測了具核梭桿菌與抗PD-L1聯合治療會對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產生怎樣的影響。試驗結果發現,具核梭桿菌增加了抗PD-L1治療小鼠體內CD8+腫瘤浸潤細胞的含量。并且,研究人員發現在使用具核梭桿菌治療的小鼠體內,CD8+腫瘤浸潤細胞中IFN-γ的積累增加,而IFN-γ具有抗腫瘤和免疫調控的作用。因而,在使用具核梭桿菌治療的情況下,不僅顯著增加了CD8+腫瘤浸潤細胞的含量,也顯著增加了IFN-γ的積累,進而增強了PD-1阻斷治療的抗腫瘤效果。
另外,研究人員發現,具核梭桿菌通過激活STING信號通路,從而激活了IFN-γ信號并上調了PD-L1的表達,繼而增強了PD-L1阻斷的治療效果。并且,他們還發現具核梭桿菌增加了抗PD-L1單抗處理的荷瘤小鼠體內PD-1+細胞的積累,這些發現說明,具核梭桿菌還可以通過調節PD-1和PD-L1的表達來增強PD-L1阻斷在CRC小鼠模型中的抗腫瘤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還分析了具核梭桿菌的臨床效果。結果發現,在CRC患者衍生的類器官中,暴露于具核梭桿菌可提高對PD-L1阻斷治療的應答。
綜合以上,這項研究說明了具核梭桿菌在CRC免疫治療中發揮正向作用,能夠顯著增強PD-L1阻斷在CRC患者中的抗腫瘤效果,并為臨床預測PD-1/PD-L1阻斷治療的療效提供了潛在的生物標志物。
![]() |
![]() |
![]() |
官網:www.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此文關鍵字:免疫療法
相關資訊
- Science子刊:臨床前動物實驗表明源自Vδ2-T細胞的外泌體可高效控制EBV相關腫瘤,誘導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
- 如何讓單細胞測序變得如此簡單?
- 無敵肉毒桿菌卻為虛驚一場
- 新藥研發:成本過高盈利慢 越來越深的痛?
- 西寶生物2020年清明節放假通知
- J immunol:C型凝集素抵抗尿路感染的分子機制
- HIV疫苗蹣跚前行 研究逐漸轉向非傳統疫苗
- 又一國產新冠試劑盒出海成功,萬泰生物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通過德國BfArM批準上市!
- 牛奶中雙氰胺檢測相關產品
- Nat Microbiol:新發現!科學家有望利用脂質靶點開發出新型流感療法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
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