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JAMA研究發現攜帶冠狀病毒的飛沫可以飛行8米遠!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廣泛的社會疏遠。一位研究人員認為,目前所做的還不夠。

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Lydia Bourouiba多年來一直在疾病傳播流體動力學實驗室研究呼出氣體的動力學(比如咳嗽和打噴嚏),她發現呼出氣體會產生高達27英尺(8.2米)的氣體云。
盡管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呼吁采取的措施分別需要六英尺(0.9米)和三英尺(1.8米)的空間,但她的研究可能會對全球的COVID-19大流行產生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對防護設備的需求,尤其是對一線醫護人員的需求,目前迫切需要修訂這些指導方針,"Bourouiba說道。
Bourouiba的研究呼吁采取更好的措施來保護醫護人員,并盡可能與咳嗽或打噴嚏的感染者保持更大的距離。她說,目前的指導方針是基于"大液滴"作為病毒傳播的方法以及這些大液滴只能傳播一定距離的想法。
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周發表的一篇文章中,Bourouiba說,呼氣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每秒33到100英尺(36公里/小時和110公里/小時),"目前使用的外科手術口罩和N95口罩標準沒有測試這些潛在的呼吸排放特征。"
Bourouiba說,液滴"撞上了一堵虛擬的墻,然后停在那里,之后我們就安全了",這種想法既不是基于她的研究中發現的證據,也不是基于"我們掌握的有關COVID-19傳播的證據"。
Bourouiba認為,當一個人咳嗽、打噴嚏或以其他方式呼氣時,就會釋放出一種"氣態云",它可以攜帶各種大小的液滴。她補充說,對著肘部打噴嚏或咳嗽只能部分緩解氣體云。
她說:"就流體區域--也就是呼出氣體的方式而言,我們發現的關鍵點是,這種氣體云團攜帶著各種大小的液滴,而不是只有'大的'和'小的'或者'液滴'和'氣溶膠'。"
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教授Paul Pottinger博士表示,病毒有效傳播距離的問題仍然存在。
"對我來說,問題不在于病毒能傳播多遠,而在于它們在不再構成威脅之前能傳播多遠。當人們吸入病毒或者把病毒卡在鼻子或嘴巴里時,病毒顆粒越小,感染他人的風險就越低。"Pottinger說道。
我們認為,對于冠狀病毒來說,最大的威脅實際上是更大的飛沫--唾液、鼻涕和唾液。當有人打噴嚏時,飛沫看起來就像雨。這些液滴足夠大,引力仍然對它們起作用。通常,在離人的身體六英尺之內,那些更大、更有傳染性的液滴就會落在地上。這就是六英尺定律的由來。"
世衛組織提到了最近一份關于傳播方法的科學簡報,該簡報建議"對那些護理COVID-19患者的人要注意接觸和液滴"。
WHO在一份聲明中說:"WHO認真監測關于這一關鍵問題的新證據,并將在獲得更多信息時更新這一科學簡報。WHO歡迎有助于規劃目的的建模研究。?我們的團隊與幾個建模組一起工作以確認這些信息。"
如果這種冠狀病毒在27英尺(8.2米)的范圍內有效--就像Bourouiba在她的研究中主張的那樣,Pottinger說他相信會有更多的人生病。
他說:"這需要一定數量的病毒顆粒,我們稱之為'病毒粒子',或者單個病毒,需要一定數量的單個病毒才能在體內站穩腳跟,并引發感染。現在,我們不知道確切的數字是多少,但它可能不止是一個病毒。如果你仔細想想,如果這些飛沫真的能非常有效地飛行,我們就不會有這樣的對話了。每個人都會知道這是真的,因為每個人都會被感染。如果半徑是27英尺,這對某些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風險,這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情況。"
Bourouiba說,她希望看到基于當前科學的建議,而不是"基于供應的政策,例如,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PPE(個人防護裝備)。"眾所周知,個人防護裝備在全國范圍內供不應求,醫護人員一直在努力尋找有效的方法來解決短缺問題。
她說:"盡管在一定距離內究竟有多少病毒仍然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但我們目前還沒有任何答案。因此,預防原則應該推動政策聲明,我們應該為醫護人員使用高級呼吸器。一旦決定了,這就是現在最有效地調動大國可能達到的那種巨大的高生產水平所需要的推動力。但這一目標并沒有實現。"
![]() |
![]() |
![]() |
官網:www.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疫苗背后:科學家如何制造疫苗以及它如何產生免疫?
- 首個臨床試驗! 科學家利用異體造血干細胞來治療阿爾茲海默氏癥
- 新研究推翻了現有的癌癥代謝理論
- 人鈣結合蛋白 (Multispecies specificity)Elisa Kit
- 如何保住你可憐的發量?Cell子刊揭示毛發再生潛能新機制!
- 納他霉素Natamycin(CAS:7681-93-8)-西寶生物專業提供
- 第二十一屆食品配料中國展(FiA 2019)——西寶生物與您相約
- 線性異型雙官能團聚乙二醇衍生物 (Linear Heterobifunctional PEG Derivatives ) - Creative PEGWorks的PEG修飾劑(3)
- 親和層析柱
- 吃藥=運動?Nature子刊綜述運動“成藥”靶點及前景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
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