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子刊:針對普通感冒冠狀病毒的抗體或可預防 COVID-19感染
最近,全球迎來了新一輪新冠病毒疫情的侵襲。Delta 變異毒株在全世界“橫行霸道”,即使是在國內疫情受控的情況下,也出現了多地散發的狀況,疫苗的迭代升級以及特效藥的研制開發迫在眉睫。
近日,巴塞羅那全球衛生研究所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發表了題為“Seven-month kinetics of SARS-CoV-2 antibodies and role of pre-existing antibodies to human coronaviruses”的研究報告。
該項研究指出,針對 SARS-CoV-2 Spike 蛋白的 IgG 抗體水平在患者感染七個月后仍能保持穩定,甚至會繼續增加,同時,因普通感冒冠狀病毒 (HCoV) 而預先存在的抗體或許可以預防 COVID-19感染。這一研究將會為疫苗開發、高免疫血清輸血療法供體的選擇提供借鑒與指導。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4979-9
此項研究對一組醫護人員進行了為期7個月的隨訪,參與者共578名,包括有癥狀感染者與無癥狀感染者。他們在感染新冠病毒前,由于經歷過普通流感,體內已經產生了針對普通流感冠狀病毒的抗體。
2020 年3月至10月期間,研究人員在四個不同時間點采集了參與者的樣本,并用Luminex檢測儀對針對6種SARS-CoV-2 抗原和4種HCoV(229E、NL63、OC43、HKU1)抗原的 IgM、IgA 和 IgG 水平進行定量分許,用流式細胞術評估其抗體中和能力。
首先,研究人員基于76名有癥狀感染者的235份樣本,繪制了SARS-CoV-2抗原特異性同種型(IgM、IgA、IgG)水平與時間的關系圖。結果顯示,IgA 或 IgM 在新冠癥狀出現的第一個月內達到峰值,而 IgG 則是在第50天左右達到峰值。SARS-CoV-2 IgG 抗體對于S抗原(S、S1、S2和RBD)的水平在癥狀發作230天內基本一直處于穩定的狀態,其下降速度明顯慢于 IgM 和N相關抗原的 IgG。
而從大部分參與者癥狀出現后約150天開始,研究人員觀察到了抗體水平的增加。同時,在隨訪進行到第六個月時,也就是新冠感染者康復的一段時間后,他們體內抗體增加指數較高,這一趨勢主要體現在 IgG 上,這表明,在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一段時間內,其體內抗體不僅能夠保持穩定,更能不斷增加。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與癥狀持續時間超過 10 天的參與者相比,癥狀持續時間較短(<10 天)的參與者抗體增加指數更高。

COVID-19 感染癥狀出現后的 SARS-CoV-2 抗體發展趨勢
接著,研究人員對參與者體內存在的 SARS-CoV-2 抗原及HCoV N蛋白抗原的抗體水平進行了比對。結果顯示,被新冠病毒感染前的血漿樣本對 SARS-CoV-2 抗原有一定的抗體反應性,特別是對其N蛋白,同時,對SARS-CoV-2 N蛋白的抗體水平與HCoV N蛋白的抗體水平呈正相關,這一發現表明兩者之間存在交叉反應。
此外,研究顯示,全長SARS-CoV-2 N蛋白和4種季節性HCoV的氨基酸配對相似性和同源性分別為:229E的36%和26.4%,NL63的39.1%和27%,OC43的48.1%和35.7%,HKU136的47%和35.2%。因此,研究人員分析了在研究期間出現血清轉化為陽性的33名參與者在新冠感染前后 HCoV N抗原的抗體水平。結果顯示,一些參與者表現出穩定的HCoV N抗體水平,但總體來說呈現上升趨勢。

抗HCoV抗體水平對SARS-CoV-2抗體應答的影響
這是否意味著,具有較高基線的抗 HCoV N抗體水平能夠幫助預防SARS-CoV-2感染呢?為此,研究人員展開了分析,并觀察到,無癥狀的SARS-CoV-2 感染者的抗 HCoV N IgA 和 IgG 水平均高于有癥狀的SARS-CoV-2感染者。與有癥狀感染者相比,無癥狀患者在先前感染SARS-CoV-2后,抗 NL63 的 IgG 水平始終增加了一倍,這表明抗 HCoV 抗體水平的反向提升可以提供針對COVID-19相關疾病的保護性免疫。
與這一發現一致,無癥狀感染者對所有四種HCoV的 IgG 水平顯著高于 SARS-CoV-2 感染后第一次就診的有癥狀感染者,相反,有癥狀感染者的抗SARS-CoV-2N抗體水平較高。這些發現均表明,預先存在的交叉反應性 HCoVs 抗體可能會對 SARS-CoV-2 感染和 COVID-19 相關疾病具有保護作用。
總的來說,關于針對人類普通流感冠狀病毒 (HCoV) 的抗體,該項研究結果表明它們可以提供針對 COVID-19 感染的交叉保護。但是,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此次的受試者中,新冠感染重癥患者數量較少,無法提供更加詳細的樣本數據,這需要有更多的研究來證實抗 HCoV 抗體與 SARS-CoV-2 感染后免疫反應保護之間的因果關系。
該項研究的作者 Carlota Dobaño表示:“盡管對普通流感冠狀病毒的預先存在免疫力的交叉保護仍有待進一步證實,但這可能有助于解釋人群中輕、中、重度患者對COVID-19疾病易感性的巨大差異。”
![]() |
![]() |
![]() |
官網:www.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 |
![]() |
![]()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相關資訊
- 你知道吃什么食物會抵抗炎癥嗎?
- 為何你的胳膊和腿上有毛發,而手掌和腳底上沒有毛發?
- Science子刊: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達沙替尼作為CAR-T細胞的藥物開關
- 小黑痣是怎么癌變成黑色素瘤的?與周圍皮膚中的環境信號有關反應,提高移植細胞的生存率
- Science子刊: 最新進展!研究發現促進胸腺再生的新分子!
- 西寶生物在CACLP N7-S53展位歡迎您
- Get干細胞培養技巧-西寶生物張江藥谷技術講座
- 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在“腦海”中突破進取
- Sialylated oligosaccharides 唾液酸化低聚糖 - Elicityl細菌發酵生產低聚葡聚糖產品 (5)
- Mol Cancer Res:克服胰腺癌耐藥,新藥組合讓癌癥之王低頭認輸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清除人體內衣原體感染的關鍵鑰匙
- iScience:一種對抗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途徑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體?
- 細胞“廢物”使抗癌的免疫細胞恢復活力!
- 男性注意!這種食品攝入過多會導致結直腸癌
- 無路可退!主食中的農藥殘留,可誘發阿爾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發現:原來是這種“瀕死體驗”讓癌細胞惡化
- 研究發現,冠狀病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產人體免疫細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確定10個克羅恩病相關基因
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