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預測CAR-T細胞治療反應的新生物標志物
摘要:MedUni維也納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用于CAR-T細胞治療臨床反應的高效生物標志物,描述了優化使用這種新型療法治療淋巴瘤的先決條件。目前的發現是朝著優化這種有前景的治療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這項研究的結果最近發表在頂級雜志《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
MedUni維也納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用于CAR-T細胞治療臨床反應的高效生物標志物,描述了優化使用這種新型療法治療淋巴瘤的先決條件。目前的發現是朝著優化這種有前景的治療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這項研究的結果最近發表在頂級雜志《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
圖1 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用于CAR-T細胞治療臨床反應的高效生物標志物(圖源:[1])
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見的形式。現在5年存活率在55%到64%之間。然而,早期復發或對聯合抗體化療無反應的患者預后更差。
近年來,一種新的、非常有效的治療方式出現了:CAR-T細胞。在這種療法中,人體自身的淋巴細胞被提取,并配備了淋巴癌細胞特異性的嵌合T細胞受體(CAR =嵌合抗原受體),擴增后返回患者體內。由于嵌合T細胞受體的表達,T細胞被轉化為殺傷細胞,在最好的情況下,永遠消除患者體內的淋巴癌細胞。盡管這種療法在CAR-T細胞對淋巴瘤細胞有反應時非常有效并能使患者長期存活;不幸的是,它并不是對所有患者都有效。
在他們的臨床研究中,科學家們從CAR-T細胞產生的起點開始:患者自身T淋巴細胞(T細胞)的性質。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淋巴瘤患者通常缺乏T淋巴細胞(T細胞淋巴細胞減少癥)。由于淋巴細胞減少通常伴隨著“耗盡”T細胞的增加,本研究開始測量這些細胞的數量。事實上,在一部分患者中,精疲力盡的T細胞顯著增加。這種耗盡的T細胞通常只在患有慢性炎癥的患者中發現。
根據這些觀察,由Nina Worel(輸血醫學)和Ulrich Jäger(血液學)領導的研究團隊與Winfried Pickl的團隊(免疫學研究所)合作,創建了將患者分為對CAR-T細胞治療反應概率高和低的患者組的基礎。
圖2 健康對照者、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和CART細胞治療接受者的PB中白細胞群的分布(圖源:[1])
研究負責人Winfried Pickl說:“我們的研究表明,T細胞的性質對CAR-T細胞的產生有多么重要,在相當一部分患者中可以發現,耗盡的T細胞對后續的CAR-T細胞治療構成了一個問題。我們對被用作CAR-T細胞生產起始材料的不同耗盡T細胞的作用模式的觀察表明,分化程度對CAR-T細胞直接殺死癌細胞沒有負面影響,但它確實對白血病細胞依賴的生長和CAR-T細胞的因子生產有負面影響。這表明耗盡的CD27negCD28neg-CAR-T細胞可能無法在患者體內存活更長的時間,這可能會限制它們的長期療效。”
總而言之,Pickl指出:“白細胞分離時CD3posCD27negCD28neg-T細胞的低分化(耗盡)代表了一種新的血液生物標志物,甚至可以在CAR-T細胞開始生產和輸注之前使用,并預測患者對CAR-T細胞治療的反應。在CAR-T細胞生產開始之前從白細胞分離產品中去除這種細胞可以顯著提高治療的成功率,即使在初始情況不佳的患者中也是如此。”
參考資料:
[1] The frequency of differentiated CD3+CD27-CD28- T cells predicts response to CART cell therapy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官網:www.baichuan365.com | 微信服務號: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訂閱號:seebiotech | 泉養堂:www.canmedo.com |
下一篇:已經是最后一篇了上一篇: 奇特的蛋白能讓癌細胞改變細胞核形狀,并擴散到全身!
相關資訊
- Science子刊:Lrrk2等位基因在小鼠的微生物感染過程中以性別依賴的方式調節炎癥
- Nature子刊:抑制MEK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干細胞
- FDA首次授予食品過敏領域突破性藥物(BTD)資格
- 2014圣誕夜生日會 - 為壽星祝福 為新年祈禱
- Seebio品牌自主產品2018-2019年文獻引用(碩士論文)
- 蛋白氨基標記試劑盒
- 兩年一聚首 好久不見|西寶生物與您相約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 國產體外診斷試劑如何確保質量安全
- 新型紅細胞“搭便車”技術或能將藥物精準運送至疾病患處
- Atto488(TM)標記賴氨酸-葡聚糖
新進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早期預測CAR-T細胞治療反應的新生物標志物
- 奇特的蛋白能讓癌細胞改變細胞核形狀,并擴散到全身!
- 翻譯中迷失:“危險的”氨基酸如何中止蛋白質合成的延伸
- 加州伯克利大學發現“病毒毒素”可導致重癥COVID-19
- PNAS:最新發現!常見的甜味劑阿斯巴甜或與焦慮癥發生直接相關
- 干細胞移植可延緩多發性硬化癥的進展
- 《PNAS》首次發現,一種專吃病毒為生的微生物
- Nature Medicine:COVID-19幸存者一年后血液基因表達變化
- 《Cell》發現免疫系統的“武器研發實驗室”
- 細胞編程,再現人類細胞獨特特征的神經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