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l子刊:2種中心體相關蛋白質不為人知的新功能[ 2024-10-08 10:46 ]
-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兩種在這種調節中發揮作用的蛋白質,PPP2R3C,MAP3K1,從而揭示了中心體相關疾病,并揭示了潛在的治療目標。
- PNAS:有缺陷的DNA修復機制與亨廷頓氏病[ 2024-09-30 13:49 ]
- 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亨廷頓舞蹈癥患者體內突變的蛋白質不能像預期的那樣修復DNA,從而影響了腦細胞自愈的能力。這項研究于2024年9月27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現亨廷頓蛋白有助于產生對修復DNA損傷很重要的特殊分子。這些分子被稱為Poly [ADP-ribose],聚集在受損的DNA周圍,像一張網一樣,吸引修復過程所需的所有因素。
- 《自然醫學》:一種新的血液測試可以作為兒童糖尿病的早期預警[ 2024-09-27 11:18 ]
- 倫敦國王學院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脂質與影響兒童新陳代謝的疾病之間的新關系,這可以作為肝病等疾病的早期預警系統。
- Cell:意外地發現了鈉轉運在線粒體能量產生中的作用[ 2024-09-26 12:38 ]
- 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的GENOXPHOS(氧化磷酸化系統的功能遺傳學)小組發現了鈉在細胞能量產生中的關鍵作用。這項研究由GENOPHOS小組組長José Antonio Enríquez博士領導,來自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David Geffen醫學院以及西班牙虛弱和健康衰老研究網絡(CIBERFES)和心血管疾病研究網絡(CIBERCV)的科學家也參與了這項研究。這項發表在《細胞》雜志上的研究表明,呼吸復合體I是線粒體電子傳遞鏈上的第一個酶,它具有一種迄今為止未知的鈉轉運活性,這對有效的細胞能量產生至關重要。
- PNAS:細胞在重編程過程中難以完全改變身份的原因[ 2024-09-25 14:10 ]
- 希伯來大學的Yosef Buganim教授和Howard Cedar教授以及賓夕法尼亞大學的Ben Stanger教授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該研究為將一種特化細胞轉化為另一種特化細胞的挑戰提供了新的視角,這是再生醫學進步的關鍵過程。盡管最近取得了進展,但研究人員發現,維持重編程細胞新身份的一個關鍵障礙在于它們原來的DNA甲基化模式——這是定義細胞身份的關鍵標記。
- 《Cell Stem Cell》清除培育移植器官排異障礙[ 2024-09-24 15:02 ]
- UT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報告說,來自不同物種的基因修飾細胞允許它們彼此粘附并一起生長。他們發表在《細胞干細胞》(Cell Stem Cell)雜志上的研究結果,可能使研究人員更接近于在其他動物體內產生人類器官,這一進展可能有助于緩解全球范圍內用于移植的供體器官短缺。
- 《自然衰老》發現了一種新方法來使老化的卵細胞恢復活力[ 2024-09-23 10:31 ]
-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機械生物學研究所(MBI)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永祿林醫學院(NUS Medicine)的新加坡國立大學Bia-Echo亞洲生殖壽命和平等中心(ACRL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創新技術,可以顯著提高老年卵母細胞或未成熟卵細胞的生殖潛力,為體外受精(IVF)等輔助生殖技術的更好結果鋪平了道路。
- 自然發生的DNA-蛋白質融合分子[ 2024-09-19 13:17 ]
-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團隊報告了一類具有pyrimidone motif的肽-堿基融合天然產物,這些產物來自廣泛分布的核糖體合成和翻譯后修飾(RiPP)生物合成途徑。該途徑具有兩個步驟,即異聚RRE–YcaO–脫氫酶復合物催化前體肽上的天冬酰胺殘基形成六元吡啶酮(pyrimidone)環,酰基酯酶選擇性地識別該片段以切割C末端跟隨肽。
- 細胞凝聚物幫助調節細胞質的電化學環境[ 2024-09-18 12:44 ]
- 由于杜克大學和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的工作,我們知道生物分子凝聚物也可以產生非局部效應。具體來說,當生物分子凝聚物形成時,它們可以產生電位梯度,直接影響細胞質pH和膜電位,這些特性反過來影響細胞的整體特性和結果。在杜克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研究小組研究的細菌細胞中,這些全球特征包括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詳細的研究結果發表在《Cell》雜志上,題為“生物分子凝聚體調節細胞電化學平衡”的文章。
- 《Cell》核自噬——癌癥治療中關鍵的DNA修復機制[ 2024-09-14 10:30 ]
- 研究人員在《Cell》雜志上報道了他們的發現,他們描述了DNA修復的一個新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細胞從細胞核中去除有害的DNA蛋白損傷,確保其遺傳物質的穩定性,促進細胞存活。研究小組稱這種新過程為核噬。核自噬是一種天然的細胞清潔機制,被稱為自噬,是修復DNA和確保細胞存活所必需的。它涉及一種稱為TEX264的常見表達蛋白。
- 《Cell》各種形式癡呆具有哪些相同以及獨特的分子標記[ 2024-09-13 10:22 ]
- 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與退化相關的“分子標記”——細胞及其基因調節網絡中可觀察到的變化——這些標記在影響大腦不同區域的幾種形式的癡呆癥中是共有的。重要的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領導的研究發表在《Cell》雜志上,還確定了不同形式的癡呆癥的特異性標記,這些綜合發現代表了在尋找病因、治療和治愈方面的潛在范式轉變。
- PNAS提出新視角:低溫下RNA的新生物化學[ 2024-09-12 10:11 ]
- 核糖核酸(RNA)是一種在生物遺傳學中具有重要功能的生物分子,在生命的起源和進化中起著關鍵作用。RNA的組成與DNA非常相似,它能夠執行各種生物功能,這取決于它的空間構象,即分子在自身上折疊的方式。現在,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篇論文首次描述了RNA在低溫下折疊的過程如何為研究地球上的原始生物化學和生命進化開辟了一個新的視角。
- 一種新化學修飾可以減少siRNA藥物的脫靶效應[ 2024-09-11 10:33 ]
- 小干擾RNA (siRNA)藥物是一類沉默與遺傳疾病相關的特定基因的治療藥物。然而,siRNA藥物面臨挑戰,因為siRNA通常會使靶基因以外的基因沉默,從而產生副作用。日本名古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甲酰胺成功地用化學方法改變了siRNA,從而降低了這些脫靶效應的風險,提高了用于基因治療的siRNA藥物的安全性。研究結果發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雜志上。
- 《Cell》新發現肺癌轉移的關鍵信號通路[ 2024-09-10 11:56 ]
- 說到癌癥轉移,一個巴掌拍不響。這是由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MSK)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的主要發現之一為TGF- β和RAS信號通路共同作用,刺激肺癌的擴散,肺癌是全球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
- 解密腎臟微環境對腎損傷有哪些影響[ 2024-09-09 11:06 ]
- 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為急性腎損傷(AKI)后受損細胞如何在促進疾病的微環境中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見解。由于治療選擇有限,AKI經常發展為慢性腎臟疾病(CKD),影響超過七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估計有3700萬人。新的發現可能有助于未來預防CKD,這可能導致腎衰竭。
- 《Nature》表觀遺傳修飾成功將星形膠質細胞重編程為腦干細胞[ 2024-09-06 13:27 ]
- 先前的研究發現,休眠的腦干細胞和正常的星形膠質細胞之間的基因表達相似,盡管它們具有非常不同的功能。德國癌癥研究中心(DFKZ)和海德堡大學的科學家們對星形膠質細胞表觀遺傳變化的新研究有助于解釋這是如何可能的。這項工作的細節發表在《Nature》雜志上,題為“DNA甲基化控制健康和缺血時星形膠質細胞的干性”。
- Cell Stem Cell:炎癥會給腸道干細胞留下持久的印象,從而降低它們的愈合能力[ 2024-09-05 11:06 ]
- 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和合作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腸道炎癥會在腸道干細胞(ISCs)上留下長期印記,從而降低它們愈合腸道的能力,即使在炎癥消退后也是如此。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影響到ISCs對未來挑戰的反應。這項研究發表在《細胞干細胞》雜志上。
- Nature Genetics:驚奇地發現選擇性剪接比蛋白質多樣性更能影響基因表達?[ 2024-09-04 10:18 ]
- 芝加哥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選擇性剪接對生物學的影響可能比僅僅創造新的蛋白質同種異構體更大。本周發表在《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的這項研究表明,選擇性剪接的最大影響可能來自于它在調節基因表達水平方面的作用。
- Tau不僅是“壞人”,它還扮演著“好人”的角色,保護我們的大腦[ 2024-09-03 10:51 ]
- 貝勒醫學院和德克薩斯兒童醫院Jan and Dan Duncan神經學研究所(Duncan NRI)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Tau蛋白在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在內的幾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中起著關鍵作用,在大腦中也起著積極的作用。Tau減輕了過多活性氧(ROS)或自由基引起的神經元損傷,促進健康衰老。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志上。
- Science:嗎啡緩解疼痛的機制[ 2024-09-02 10:01 ]
- 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描述了嗎啡緩解疼痛背后的神經過程。這是有價值的知識,因為這種藥物有很嚴重的副作用。
- Nature最新發現顛覆了幾十年來關于DNA復制的假設[ 2024-08-30 09:45 ]
- Ichiro Hiratani及其同事在8月28日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的實驗表明,早期胚胎的DNA復制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不同,其中包括一段不穩定時期,這段時期容易出現染色體復制錯誤。由于妊娠失敗和發育障礙通常與染色體異常有關,這一發現可能會影響生殖醫學領域,也許會帶來體外受精(IVF)方法的改進。
- Cell新研究直面挑戰:揭開GlycoRNA的面紗——它們確實存在[ 2024-08-29 10:22 ]
- 發表在《細胞》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Flynn和他的同事發現了RNA與N-glycans連接的機制。在這項研究之前,已知只有蛋白質和脂質與聚糖結合。Flynn團隊現在將RNA添加到這個列表中,這一發現對理解細胞生物學具有重要意義。他說:“我們的工作證明,實際上有三類糖綴合物:蛋白質、脂質和RNA。”這一發現不僅擴大了已知糖綴合物的范圍,而且為研究這些糖RNA的功能開辟了新的途徑。
- 《Nature》在線粒體中發現新機制[ 2024-08-28 11:00 ]
- 病童醫院(SickKids)的研究人員報告說,線粒體修復依賴于一種新發現的循環機制。他們的研究表明,線粒體可以回收局部損傷,去除被稱為嵴的受損褶皺,嵴中含有產生能量所需的蛋白質和分子。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機制可以為線粒體功能障礙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未來的目標,包括感染、脂肪肝、衰老、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癌癥。
- 衰老的新秘密:細胞衰老有時并非壞事[ 2024-08-27 10:16 ]
- 桑福德伯納姆普雷比和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揭示了一個關于衰老的新秘密,衰老是一種類似于睡眠的細胞狀態,更容易影響衰老細胞。Adams、Dasgupta和他們的合作者于2024年8月22日在《Molecular Cell》雜志上發表了研究結果,描述了衰老細胞引起的炎癥和一種蛋白質之間的新聯系,這種蛋白質參與了將六英尺長的DNA緊緊纏繞到細胞核中心的過程。
- Science:一種抗癌藥物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2024-08-26 10:07 ]
- 斯坦福大學吳蔡神經科學研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重點研究了大腦代謝的關鍵調節因子——犬尿氨酸代謝通路。他們推測,淀粉樣斑塊和tau蛋白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中積累,導致犬尿氨酸通路過度激活。
- Science Advances:一種能量產生酶在治療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2024-08-23 10:08 ]
- 根據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臨床前研究,一種名為PGK1的酶在腦細胞化學能的產生中起著意想不到的關鍵作用。研究人員發現,增強它的活性可能有助于大腦抵抗可能導致帕金森病的能量不足。這項研究發表在8月21日的《科學進展》雜志上
- Nature子刊新研究確定腸道微生物途徑為改善心臟病治療的新靶標[ 2024-08-22 10:27 ]
- 克利夫蘭診所的研究人員在腸道微生物群如何與細胞相互作用導致心血管疾病方面有了重大發現?!蹲匀煌ㄓ崱返难芯堪l現,由腸道細菌產生的廢物,然后在肝臟中被吸收和形成的苯乙酰谷氨酰胺(PAG),一旦進入循環,就會與心臟細胞上β -2腎上腺素能受體上以前未被發現的位置相互作用。
- 獨特的衰老生物標志物[ 2024-08-21 09:59 ]
- 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和表觀遺傳學公司TruDiagnostic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我們的基因中,與逆轉錄因子(古代病毒遺傳物質的殘余)相關的DNA標記,可以作為高度精確的表觀遺傳時鐘來預測實際年齡。研究結果支持了人類基因組中某些逆轉錄因子可能與衰老有關的觀點。
- Nature打開了新的大門:一種免疫細胞調節因子可以減少炎癥[ 2024-08-20 10:06 ]
- 由??巳卮髮W醫學真菌學MRC中心領導的一項大型研究合作,專注于免疫細胞如何感知其環境。這種活動觸發的反應是精細平衡的,以防止疾病和感染,并減少破壞細胞的炎癥。這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由醫學研究委員會和惠康基金會資助,研究了一種名為MICL的受體的行為,以及它在預防炎癥和防止感染方面的作用。
- Nature顛覆傳統的觀點:狼瘡腎損傷的驚人機制[ 2024-08-19 12:37 ]
- 一個由柏林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狼瘡患者嚴重腎損傷的關鍵調節因子。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約有500萬人受到影響,其中大多數是年輕女性。一種小的、特殊的免疫細胞群——被稱為先天淋巴樣細胞(ILCs),引發了一系列的影響,導致有害的腎臟炎癥,也被稱為狼瘡腎炎。
- Science:加強干細胞移植的潛在新方法[ 2024-08-16 14:08 ]
- 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三人研究小組的一項發現可能會提高干細胞移植的有效性,干細胞移植通常用于癌癥、血液疾病或由缺陷干細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缺陷干細胞產生人體所有不同的血細胞。這項在小鼠身上進行的研究結果今天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 《PNAS》AlphaFold2助力揭示細胞質量控制的關鍵蛋白復合物[ 2024-08-15 10:45 ]
- 我們的身體有一個質量控制系統,可以識別錯誤折疊的蛋白質,并將它們標記為額外的折疊工作或破壞,但是,這個質量控制過程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我們還不完全清楚。馬薩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所有行為發生的“熱點”,在我們對這種質量控制系統如何工作的理解上取得了重大飛躍。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PNAS》上。
- 《Nature Neuroscience》阿爾茨海默病不僅僅是神經元[ 2024-08-14 10:50 ]
- 神經系統的細胞在一種叫做BACE1的酶的幫助下,通過切割一個較大的前體分子來產生淀粉樣蛋白。在他們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特意敲除了小鼠神經元和少突膠質細胞中的BACE1。然后,他們使用3D光片顯微鏡研究整個大腦的斑塊形成,提供了大腦所有區域淀粉樣斑塊的完整圖像。
- Science突破性研究揭示了TIP60在DNA通路和疾病機制中的作用[ 2024-08-13 10:26 ]
- 來自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伯克利實驗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系統生物學研究所和拉瓦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對產生包裝DNA通路的蛋白質復合物TIP60有了更好的了解。了解TIP60的詳細結構和行為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該蛋白復合物發揮作用的不同疾病,如阿爾茨海默氏癥和各種癌癥。這項研究發表在8月1日的《科學》雜志上。
- Science子刊:新治療方法促進小鼠多能干細胞的產生[ 2024-08-12 10:15 ]
- 基因組調控中心(CRG)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加速小鼠多能干細胞生產和質量的治療方法。這一發現有可能改善具有兩條X染色體的個體的疾病建模和藥物測試;女性、變性男性或患有克氏綜合征的額外X染色體的男性。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志上
- Nature:SARS-CoV-2一部分蛋白質與人類蛋白質SNX8非常相似[ 2024-08-09 11:28 ]
- MIS-C是一種以全身廣泛炎癥為特征的兒科疾病。新發現描述了一個分子模仿的案例,其中來自SARS-CoV-2的一部分蛋白質與人類蛋白質SNX8非常相似,混淆免疫系統并引發炎癥。研究結果今天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 Nature:免疫系統在對抗癌癥的過程中最大的敵人居然是自己![ 2024-08-08 11:04 ]
- 為了了解和解決免疫療法的局限性,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免疫系統在對抗癌癥的過程中可能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在一項針對小鼠的新研究中,免疫細胞的一個子集——1型調節性T細胞(Tr1細胞),正常地阻止免疫系統過度反應,但在這樣做的同時,無意中抑制了免疫療法的抗癌能力。
- Cell子刊:獨特的機制保護胰腺細胞免受炎癥的影響[ 2024-08-07 09:54 ]
- 科隆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保護胰腺β細胞的機制,這種細胞對胰島素的產生至關重要,可以防止炎癥細胞死亡。本研究探討受體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 RIPK1)在調節β細胞存活中的作用。
- 《Current Biology》廣為人知的噬菌體感染又有新發現[ 2024-08-06 10:33 ]
-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和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尖端技術在單細胞水平上觀察噬菌體——在細菌內感染和復制的病毒——進入細胞的過程。
- 《Nature》新發現揭示了DNA修復途徑的關鍵過程[ 2024-08-05 11:12 ]
- 這項工作揭示了我們最重要的DNA修復系統之一如何識別DNA損傷并啟動修復的基本機制,多年來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利用尖端成像技術可視化這些DNA修復蛋白如何在單個DNA分子上移動,并用電子顯微鏡捕捉它們如何“鎖定”特定的DNA結構,這項研究為更有效的癌癥治療開辟了道路。
- 《Science》發現乳腺癌與大腦的“高速通路”——神經元[ 2024-08-02 11:28 ]
- 在《Science》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杜克大學的Dorothy A . Sipkins的研究小組發現,乳腺癌細胞可以繞過血腦屏障,沿著富含層粘蛋白的輸送靜脈的外表面從椎骨或顱骨的骨髓遷移到腦膜。這一過程依賴于乳腺癌細胞上的整合素α6與血管基底膜層粘連蛋白的結合。
- Nature Microbiology:為什么有些病毒比其他病毒具有更大的“大流行潛力”?[ 2024-08-01 13:27 ]
- 耶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與SARS-CoV-2最接近的兩個已知親戚——老撾研究人員發現的一對蝙蝠冠狀病毒——盡管在基因上與引起covid -19的病毒相似,但可能在人群中傳播不良。7月29日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雜志上的這一發現為解釋為什么有些病毒比其他病毒具有更大的“大流行潛力”以及研究人員如何在病毒傳播之前識別出具有大流行潛力的病毒提供了線索。
- PNAS:影響腸道微生物群健康和對細菌感染反應的蛋白質[ 2024-07-31 12:40 ]
- 摘要:根據發表在PNAS上的一篇文章,不產生白細胞介素22結合蛋白(IL-22BP)的小鼠具有更強的防御能力。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名為IL-22BP的特定蛋白質的存在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和身體對細菌感染的反應。 “我們發現,不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小鼠更能抵御艱難梭狀芽孢桿菌和嚙齒檸檬酸桿菌等細菌的腸道感染,”該文章的合著者Marco aur lio Ramirez Vinolo告訴記者。他是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生物研究所(IB-UNIC
- Nature:獨特的基因程序驅動癌癥的發展[ 2024-07-30 09:54 ]
- 一種稱為TNF-α的獨特信號通路驅動上皮細胞轉化為侵襲性腫瘤細胞。在癌癥進展過程中,細胞激活它們自己的TNF-α程序并變得具有侵襲性。UZH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改善皮膚、食道、膀胱或結腸癌患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
- Science子刊揭示了一種細菌如何幫助慢性糖尿病傷口愈合[ 2024-07-29 11:05 ]
- 保持傷口和瘡口清潔有很多重要的原因,但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叫做糞芽孢桿菌的細菌可以促進糖尿病患者難以治療的傷口愈合。雖然對傷口中潛在的有害細菌進行了許多研究,但研究人員發現,在許多類型的慢性傷口中發現的一種細菌糞芽桿菌,實際上可以促進糖尿病傷口的愈合。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有益的細菌可以通過抑制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過多的酶來促進皮膚細胞的運動,這對傷口愈合至關重要。
- Nature子刊:B細胞可能是治療癌癥和艾滋病毒的鑰匙[ 2024-07-26 10:28 ]
- 摘要: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將人體的B細胞變成微小的監視機器和抗體工廠。 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將人體的B細胞變成微小的監視機器和抗體工廠,可以泵出專門設計的抗體來摧毀癌細胞或艾滋病毒,這是醫學上最強大的兩個敵人。 今天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雜志上的這項研究描述了一種編輯免疫細胞B細胞基因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增強免疫細胞對抗最狡猾的入侵者的能力。這項工作是利用抗體的力量來治療從阿爾茨海默病到關節炎等疾病的重要進展。資深作者,南加州
- Nature子刊:兩種調節線粒體自噬的蛋白質,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2024-07-25 10:56 ]
- WEHI的研究人員與維也納大學的一個團隊合作,發現了兩種調節線粒體自噬的蛋白質, NAP1和SINTBAD,它們參與調節細胞中有絲分裂的激活。
- Nature Medicine:蛋白質組學預測許多不同疾病的發病[ 2024-07-24 11:19 ]
- 對從一滴血中測量的數千種蛋白質的研究表明,蛋白質有能力預測許多不同疾病的發病。這項研究于今天(2024年7月22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雜志上,是GSK、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和德國柏林衛生研究所之間國際研究合作的一部分。
- Nature子刊:食物過敏的新療法[ 2024-07-23 10:16 ]
- 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治療食物過敏的新方法,即使用菊粉。菊粉是一種以安全和多用途而聞名的植物纖維。研究表明,菊粉凝膠型口服免疫療法可以通過靶向腸道細菌,促進對多種過敏原的耐受性,有效預防小鼠的過敏反應。這種創新的方法可以持續緩解食物過敏,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走向臨床應用。
- Nature:維持血液中血小板的恒定水平是至關重要的[ 2024-07-22 10:32 ]
- 血小板由巨核細胞(MKs)不斷形成并釋放到血液中。LMU大學醫院和慕尼黑生物醫學中心(BMC)的研究人員現在有了一個突破性的發現:被稱為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s)的先天免疫系統細胞在很大程度上負責控制新MKs的成熟,從而控制血小板的形成。此外,pDCs精確地調整MKs的數量,以滿足身體的需要。研究人員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西寶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電話:400-021-8158
公司傳真: 021-50272982
公司郵箱:
market@seebio.cn
公司地址:總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畢升路299弄11號502室 郵編:201204
研發生產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川宏路508號5幢 郵編: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