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道,阻斷T細胞表面上的兩個不同檢查點的癌癥免疫療法通過增殖浸潤到腫瘤中的不同類型的T細胞,對癌癥發動免疫攻擊。相關研究結果于2017年8月10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cellzbjsmyjcdyzjgjaz_1.html
-
-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名為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血液檢測技術或能幫助進行癌癥篩查,香港的醫生目前在頭頸癌中進行該技術的嘗試,研究者認為,液體活檢技術能夠幫助增強癌癥的早期診斷,而且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nejmtpxzjythjjshywcw_1.html
-
-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Acta Neuropathologica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名為SPOCK1和 TWIST2的基因或是肺癌患者機體癌癥腦轉移的新型調節子。 科學家鑒別出肺癌患者癌癥腦轉移的新型調節性基因 圖片來源: McMaster University 研究者Mohini Singh說道,癌癥腦部轉移是一種次級腦瘤,也就意味著其是由逃離原發性腫瘤位點的癌細胞遷移到大腦所引發,比如肺癌、乳腺癌或黑色素瘤等。本文中研究者開始著手研究能夠調節開啟癌癥腦部轉移[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actaneuropatholkxjjb_1.html
-
-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喬治城大學醫學院、紐約大學、紐約基因組中心、賓夕法尼亞大學、布羅德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鑒定出癌癥免疫療法發揮作用所必需的基因,這解決了為何一些腫瘤不對免疫療法作出反應,或者初始時作出反應但隨著腫瘤細胞對免疫療法產生抵抗力后不再作出反應的問題。相關研究結果于2017年8月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dentification of essential gen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naturejdcazmylfdbxjy_1.html
-
- 癌癥隱藏在免疫系統的視線之下。當癌細胞出現時,身體的天然腫瘤監控程序應當能夠檢測和攻擊它們,而且僅當這些防御系統都失效時,癌癥才能茁壯成長。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的Niroshana Anandasabapathy博士和他的團隊在30種在人外周組織(peripheral tissue)內發生的癌癥(包括黑色素瘤皮膚癌)中發現一種至關重要的可能被一些癌癥用來偽裝自己的策略(即一種遺傳程序)。[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cellwhmyxtjcbdaz1_1_1.html
-
-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著名雜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利用CRISPR開發出了新型的基因編輯療法來治療危及生命的疾病,比如癌癥、HIV和亨廷頓氏癥等。[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cellzbkxjkfcjycrispr_1.html
-
-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斯隆·凱特林癌癥紀念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能夠觀察單個 DNA 分子的復制,并且取得一些令人吃驚的發現。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復制存在的隨機性要比人們想象中的大很多。[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celldfctrzdnaslfzczj_1.html
-
- 圍繞和侵入腫瘤的免疫細胞可以決定癌癥療法的成敗。發表于5月4日的兩項研究提出,繪制圍繞腫瘤的免疫細胞的詳細圖譜能幫助人們發現新的治療靶標,找出可用于選擇某種療法最有可能對其起效的病人的生物標記物,還能幫助了解何時是開始治療的最佳時機。[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naturexbtpjsmyxtkjaz_1.html
-
- 研究大腸桿菌也許可以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更好的檢測癌癥的新工具。一組來自格里菲斯大學糖組學研究所、阿德萊德大學和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們在近日發表于Scientific Reports上的新研究中詳細解釋了他們的新發現。[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nddkdcgjdsgchhsaztyx_1.html
-
- 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癌癥科學研究所(CSI)的科學家們發現蛋白BCL6可能是預測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病人預后的標記物,而GBM是腦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pnasfxzlbyhexnlqzbd_1.html
-
- 被稱作T細胞的免疫細胞在身體抵抗感染和癌癥的能力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描述了T細胞受體識別一種抗原(如病毒蛋白)從而觸發導致一種免疫反應的前幾個步驟發生的機制。[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natcommuntxbxhzdgczm_1.html
-
- 最近,來自韓國亞洲大學(Ajou University)和Orum Therapeutics公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個新型單抗藥物RT11-i,它可以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并選擇性地抑制活躍的RAS蛋白,從而切斷其產生的促進癌癥生長的信號傳遞。[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naturecommunications_1.html
-
-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在用于基礎研究或臨床開發的140種人胚胎干細胞系當中,5種人胚胎干細胞系在腫瘤抑制基因TP53上獲得突變。其中的兩種人胚胎干細胞系H1和H9已用于人體中,不過還沒有證據證實它們在受者體內導致癌癥產生。[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naturezbyxrptgxbxfsa_1.html
-
- 根據倫敦大學學院(UCL)的一項關于線蟲加工藥物和營養物質的最新研究,抗癌藥物的活性居然依賴于腸道微生物的種類。[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cellzbcdxjhyxkaywlx_1.html
-
- Fitzgerald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幽門螺桿菌病包括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門螺桿菌病的不良預后是胃癌。[查看]
- http://www.baichuan365.com/Article/ymlxj_1.html
相關搜索
西寶生物資訊
-
iScience首次揭開了微生物黏液的秘密
-
西寶生物企業營業執照
-
西寶生物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
-
西寶生物 laysan -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Ludger -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Reagecon -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富士 - 和光純藥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Fortis -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環凱 -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企業系統建設優秀單位
-
西寶生物 中國制造網認證供應商
-
西寶生物 Lumiprobe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Elicityl -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LKT -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2A -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
西寶生物 BioVendor -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Bioporto -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BioAssay - 代理證書
-
西寶生物 Jackson Immuno Research - 代理證書